《夺冠》上映半个月
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女排精神
从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第十个世界冠军
中国女排书写了
“一种精神、两次传承、三代传奇”的精彩
其中,有许多力量鼓舞着我们一路向前
01
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
而是做出来的
“再冷的板凳也把它坐穿,再强的对手也把它干翻。”
简单直白的歌词,就已经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。1981年,中国女排要赴日本参加世界杯,那时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,没有优良的训练场地,没有大数据支撑的训练方案,除了排球,女排姑娘们什么都没有。
不断扣球、击球、跳高、再扣球……她们比谁练得更狠、比谁吃得更多苦,凭着一股韧性、狠劲,把分数一分一分咬回来,最终压倒卫冕的日本,获得冠军。
成功的人几乎没有“朝九晚五”的按部就班,没有“只有掌声没有泪水”的一帆风顺,每一份成功都是伤痕累累,都是从山底到山顶的实干,无论什么年代,拼搏奋斗的底色永远没有变。
02
有1%的希望
就要尽100%的努力
没有一支队伍能够获得永久的胜利,女排精神的精髓不是长胜,而是不服输。回顾女排历史,三代女排,起起伏伏,辉煌过,也曾跌落谷底,人员在变,战术不停转换。
但唯一不变的是,无论是高光还是低谷,中国女排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,日复一日地强化训练,一点一滴地艰辛付出。
女排如此,各行各业也是如此,欲戴王冠,必受其重,想成为行业内的专家,就必须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淬炼,不走捷径就是唯一捷径,阳光总在风雨后,雨过天晴就是彩虹。
03
在“战场”
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
“中国女排,没有你,没有我,只有我们。”
这是电影中的一句台词,也是电影想要突出的精神内核。一个人,打不下一场排球赛,一个人,也不可能拿下所有对手。
球队通过没日没夜的重复训练和实战模拟,让队员之间构建了充分的信任,这种信任是,敢于把后背交给队友,多次合作下来,队员们更像一起打过仗的“战友”,这支球队也磨炼成了一支能打仗,能打胜仗的队伍。
工作中无处不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,队友们的搭把手、出出主意,远比一个人的努力要高效。所有的胜利,都是合作、相互扶持的结果,竞争的内核是共赢,团队的拼搏是昂扬的,是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,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。
04
给生命多一些洒脱
给职业多一点热爱
电影中有个细节,教练问排球姑娘们:“为什么打排球?”无论是八十年代“为国争光”,还是二十一世纪“成为自己”,都充分展示了信仰的力量。
不管时光如何流转,算法如何精准,最终不朽的永远都是精神,且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精神。坚韧不拔的毅力;绝不放弃的勇气;尊重对手的格局;灵魂深处的热爱……
公司经营和体育竞技一样,比拼的不仅是技术、心态,还有坚定的信仰,竞争不单单是争输赢,更是竞的风格。《生命之河》中唱着:“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,不害怕折磨,因为热爱才值得。”给职业多一点热爱,让人生充满无限可能。
一次次跌倒,又一次次爬起,不知道前路会如何,不知道会不会成功,但仍会继续奔跑,永不言弃,女排精神激励着我们勇敢去争夺生命里的一个个“冠军”、一座座“奖杯”。